最近NFT赛道热爆了,无论是NFT的原生token,还是知名的艺术品系列,涨幅都些令人咂舌,甚至有圈内老人被吓到了,觉得是不是牛市要结束了,因为太热了。就连知名的最大流量Twitter的CEO(Jack)也进入了这个赛道,开发了一个项目,可以把自己的Twitter变成NFT的作品进行售卖。
考虑NFT的结构,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代表作品唯一性所有权的NFT token,这个是放在公链上,另一部分是是NFT本身的文件,比如图片、声音或者一段视频,这部分目前主要是由项目方放在中心化的服务器上。
深入思考,这样的结构会带来一个问题,NFT的token是放在公链上的,只要公链还在,token就在,也就是这件作品的归属文件还在,安全性是比较高的,也更去中心,能证明这件作品是你的。但是,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中心化的服务器如果不在了,或者发生了一些bug和问题,可能nft对应的这件作品就找不到了。打个类似的比方,好比你有一套房子,房产证在你手里,但是有一天房子由于各种原因被毁了,你有这个房产证还有什么用?
进一步推演这个逻辑,NFT作品的本身也需要去中心化的存储。目前在去中心化存储赛道最有名的是IPFS(Filecoin),可以把NFT作品放到IPFS上,但是IPFS的经济模型是存储空间租赁模式,意味着用户要为分布式存储一直付钱。这个对于长期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而且假如有人把作品的NfT作品转让了,那接下来作品的存储费由谁来支付?持有方?还是项目方?都不太好解决。
AR这个项目让我眼前一亮,一次付费,永久存储,而且成本还很低,运营逻辑相比IPFS也简单的多。这个项目是德国项目,做的思路非常的巧妙,2017年募资,2018年主网上线,目前已经运营2年多,生态也初步形成。AR的运行逻辑,有兴趣可以去搜索一下不做过多阐述。
我想表达的重点是,NFT对永久性存储有着巨大的需求,而永久性存储项目目前AR是相对最成熟的,假如NFT未来的项目选择与AR合作,这是不是一个巨大的需求?
AR跟filecoin的还有一点不同,就是总量有限,上限6600万个,如果从囤币的角度,总量有限是更有囤的价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果核3.0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he3.com/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