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人在上海,刚下地铁,笔者也来赶潮流了,今儿跟大家讲碳中和!这个词儿已经快被刷屏了!
那么你知道究竟什么是碳中和吗?
在“十四五”规划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了未来的重点任务。我国更需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有人把2021年称为NFT发展元年,其也被称为“碳中和元年”。
碳达峰指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
碳中和指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等同。
就说碳吧,大家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更别说实体行业了,没有碳排放那是不现实的,就算是纯纯的旅游城市,那也少不了衣食住行上的巨大排放量。
但在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下,我们又不得不采取行动。
去年我们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双碳目标,到今年,各行各业开启的减排行动,我们已经确实“身在此山中”了!
传统的钢铁、水泥、化工、交通、建筑、服务业,将是“减排”的主要角色。
使用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即是最常见的节源减排的现象,以后可能满大街都是电车,极少数珍贵的油车指标将被用到军队、救援等刀刃上。
在各行各业,各族群众都在”身体力行“地节能减排时,区块链行业该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呢?
在以往固定印象中,POW共识算法是产生巨大能源消耗的杀器,Opensea上火爆的NFT交易,以太坊上热门的AXS链游等都会燃烧GAS费。
在减排节能的大环境下,区块链行业可以:
1、改变模式,切换POW为POS,此条建议十分具有战略必要性,采用权益证明而非工作量证明,将会大大减轻能耗问题,以太坊也在着手切换算法,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切实落地实现;
2、向传统行业取经,让油、煤成为过去式,大范围采用清洁能源,从根本上实现“减排节能”! 比亚迪做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也有亮眼的成绩,这对于整个企业的减排目标里,承担着重要角色;
3、人工寻求碳排放与碳吸收的“量等”,这个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大家的减肥事业中,在追求能量摄入与消耗过程中,已知消耗大于摄入,必然能达到减肥效果,当一个人嘴馋吃了一包薯片时,可以采取运动消耗掉这包薯片的热量,从而达到不增不减。碳排放与碳吸收同理,打的一趟,种树一颗很可能成为未来常见的生活现象。
当航空、军队等行业因其特殊性无法用清洁能源替换燃油时,植树造林这个十分直接有效的碳吸收方式今后可能将成为企业或组织的刚性任务。
区块链里,也有这样一个十分环保的项目,叫做FOSTER。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去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贡献。
以通证为媒介,实现树苗的个人所有权。关于项目本身,笔者会在下一篇文章中为大家细扒。
总的来说,当气候变化成为生存威胁时,不仅是大的行业需要改变,个人更要采取行动。
不论国籍国界,咱先种上一棵树吧,少打一次车吧。
从国家层面开启的任务,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果核3.0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he3.com/591